芯驰进军具身智能,发布高性能边缘AI SoCD9-Max
2025-05-13
11:12:22
来源: 互联网
点击
成立于2018年的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芯驰”)最广为人知的是他们在汽车方面的布局。
自成立以来,公司也一直做智能座舱SoC和做智控MCU上发力。据该公司CTO孙鸣乐先生在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的演讲中介绍,历经几年的发展,芯驰现在出货800多万片,覆盖了国内外100多个车型,服务国内200多个客户。尤其是在智能座舱,芯驰科技表现优越。
基于这些领先积累,芯驰发布了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高性能边缘AI SoC D9-Max,正式进军具身智能市场。

孙鸣乐表示,虽然汽车市场和具身智能看起来似乎是跨界的,但实际上,从底层技术上看,他们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。例如,他们都需要感知、处理和执行,他们对算力和控制也都有很高的要求。“我们面向汽车市场提供的高性能SoC,高可靠、高性能MCU,包括我们提供的AI和实时处理能力、非常多的接口以及高可靠性,都让我们能够为具身智能市场提供可靠的服务。”孙鸣乐说。
有见及此,芯驰为具身智能市场带来了高性能MCU D9—MaxD。
据介绍,D9-Max以车规标准为具身智能应用提供高性能、高可靠性SoC。采用多核异构计算架构,集成高性能CPU、GPU、NPU、DSP、ISP、视频处理单元,内置MCU,同时具备丰富的通信接口。可应用于运动控制、路径规划、感知、语音交互、传感器数据处理、数据采集、人机界面等功能,以一颗SoC满足具身智能复合场景需求。

孙鸣乐总结说,D9-Max有三个特点:一是多核异构设计,而且多核的性能都很好。其中CPU的频率做到2G,3对双核Cortex-R5F的频率也能做到800Mhz,能够处理更好处理AI计算以及事实控制;二是具备非常丰富的多媒体能力,能够全面提升用于的体验;此外,该芯片还有各种接口的设计,进一步提升了其能力。“该芯片还支持TSN时间敏感的以太网和支持12个CAN FD接口,这在工业控制领域是非常重要的。”孙鸣乐强调。
他进一步指出,芯驰设计D9-Max的目的是希望以一颗SoC来满足具身智能的场景需求。
首先,它需要有AI计算能力,所以我们有CPU,有一个DSP,还可以跑操作系统;该芯片还有另外一组CPU跑常见的安卓系统,这样的话开发者就可以在生态非常好的安卓上实现有语音识别、应用界面交互等功能;D9-Max还集成了3个高性能的MCU,可以跑一些运动控制算法,包括做网络的接口,包括安全的监控,还有安全的造作系统,用来做身份认证、数据加减力,安全监控等功能。
在孙鸣乐看来,和汽车一样,具身智能的功能也将不断融合。这一方面是归因于成本因素,另外一方面ECU的融合带来控制效率的提升,实现功能会发生很大变化,并且会带来整个架构的变化,软件架构变革和系统架构的变革,届时包括智能化的应用就可以更方便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。
“具身智能也会和汽车一样,其包括芯片、软件、操作系统、应用、中间件、云端服务和应用等关键元素最后都会融合成为一个生态。我们希望以一个芯片完成多个芯片完成的事情,让软件的开发更简单,系统的开发更简单,成本会控制得更好。”孙鸣乐最后说。
自成立以来,公司也一直做智能座舱SoC和做智控MCU上发力。据该公司CTO孙鸣乐先生在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的演讲中介绍,历经几年的发展,芯驰现在出货800多万片,覆盖了国内外100多个车型,服务国内200多个客户。尤其是在智能座舱,芯驰科技表现优越。
基于这些领先积累,芯驰发布了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高性能边缘AI SoC D9-Max,正式进军具身智能市场。

孙鸣乐表示,虽然汽车市场和具身智能看起来似乎是跨界的,但实际上,从底层技术上看,他们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。例如,他们都需要感知、处理和执行,他们对算力和控制也都有很高的要求。“我们面向汽车市场提供的高性能SoC,高可靠、高性能MCU,包括我们提供的AI和实时处理能力、非常多的接口以及高可靠性,都让我们能够为具身智能市场提供可靠的服务。”孙鸣乐说。
有见及此,芯驰为具身智能市场带来了高性能MCU D9—MaxD。
据介绍,D9-Max以车规标准为具身智能应用提供高性能、高可靠性SoC。采用多核异构计算架构,集成高性能CPU、GPU、NPU、DSP、ISP、视频处理单元,内置MCU,同时具备丰富的通信接口。可应用于运动控制、路径规划、感知、语音交互、传感器数据处理、数据采集、人机界面等功能,以一颗SoC满足具身智能复合场景需求。

孙鸣乐总结说,D9-Max有三个特点:一是多核异构设计,而且多核的性能都很好。其中CPU的频率做到2G,3对双核Cortex-R5F的频率也能做到800Mhz,能够处理更好处理AI计算以及事实控制;二是具备非常丰富的多媒体能力,能够全面提升用于的体验;此外,该芯片还有各种接口的设计,进一步提升了其能力。“该芯片还支持TSN时间敏感的以太网和支持12个CAN FD接口,这在工业控制领域是非常重要的。”孙鸣乐强调。
他进一步指出,芯驰设计D9-Max的目的是希望以一颗SoC来满足具身智能的场景需求。
首先,它需要有AI计算能力,所以我们有CPU,有一个DSP,还可以跑操作系统;该芯片还有另外一组CPU跑常见的安卓系统,这样的话开发者就可以在生态非常好的安卓上实现有语音识别、应用界面交互等功能;D9-Max还集成了3个高性能的MCU,可以跑一些运动控制算法,包括做网络的接口,包括安全的监控,还有安全的造作系统,用来做身份认证、数据加减力,安全监控等功能。
在孙鸣乐看来,和汽车一样,具身智能的功能也将不断融合。这一方面是归因于成本因素,另外一方面ECU的融合带来控制效率的提升,实现功能会发生很大变化,并且会带来整个架构的变化,软件架构变革和系统架构的变革,届时包括智能化的应用就可以更方便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。
“具身智能也会和汽车一样,其包括芯片、软件、操作系统、应用、中间件、云端服务和应用等关键元素最后都会融合成为一个生态。我们希望以一个芯片完成多个芯片完成的事情,让软件的开发更简单,系统的开发更简单,成本会控制得更好。”孙鸣乐最后说。
责任编辑:Ace
相关文章
-
- 半导体行业观察
-
- 摩尔芯闻
最新新闻
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
- 1 英飞凌推出用于Arduino的XENSIV传感器扩展板, 搭载英飞凌和Sensirion的智能家居应用传感器
- 2 科技部部长万钢: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
- 3 国产GPU加速布局,摩尔线程实现对DeepSeek的高效部署
- 4 节省千亿5G投入 发改委免收3年电信运营商5G频率费
- 5 英飞凌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每股派息0.35欧元;监事会成员变动:Ute Wolf与Hermann Eul博士教授当选为监事会成员